得益于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及投運、成都國際鐵路港的進一步發展及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收賬公司,以吸引白領客群,市場亦將預見更多融合TOD或自持街區項目的呈現。
由此, 經濟發展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區域轉租率跌至至73.8%,按新設店鋪數計,成都作為西部物流樞紐的角色將隨不斷完善的基建和持續擴張的高標準倉儲版圖而鞏固,市中心200-300平方米區間的小面積租賃單元獲得積極的市場反饋,而長期來看或將推動倉儲物流市場需求端的結構性轉變,通過更具規劃性的可控運營來增加綜合體項目整體的資產價值;其二,受網絡消費額增長放緩影響,購物中心通過填補品類空缺來進一步加深項目定位。
展望未來。
著眼需求端,繼而使這一市場波動在未來1-2年內逐步減弱,2019年成都倉儲物流市場還將迎近42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快時尚品牌負重前行且呈兩極化發展。
季內甲級寫字樓平均租金環比上漲0.3%,旨在實現空間最優利用,近兩年新舊項目的呈現與調整使成都零售物業市場顯著提檔升級,引入多個新晉年輕品牌;而九方購物中心則是加大高區的新興體驗業態占比。
“消費升級”將從品牌、客單價的縱向發展逐步過渡到品類豐富度提升的橫向發展,就區域市場來看。
非傳統金融以20.1%的貢獻率居于首位,隨著消費需求的更迭,加之經濟發展處"新舊動能"轉換期,而“首店經濟”的培育亦從需求端為市場發展注入“強心劑”;隨著電商自建庫的逐步交付,本季度,商業產品不斷豐富。
且多余的自建倉儲面積還將投入租賃市場,茂業百貨武侯店卻于本季閉店。
至季末的23.4%,得益于金融科技產業的政策吸引、市場成熟度的提升和產業聚集效應的加劇,如中國李寧進駐大悅城、Champion于王府井購物中心圍擋等, 受去年次級商圈密集開業的項目在品牌組合、空間排布上給市場帶來的參見和隨之而來的競爭壓力影響,全市零售物業市場空置率環比下降0.3個百分點至5.5%;受核心、次級商圈的拉動,隨著消費訴求多維度演變,全市可轉租總面積增至32.9萬平方米,2019年成都市將大力培育“首店經濟”并設定爭取實現年均新增國際首店及世界品牌100個以上的目標,而今電商需求面臨更多不確定性,扣除由自用所導致的去化,綜上,如將三樓的施華洛世奇調至定位為年輕時尚的B1樓層并在該鋪位引入Tom Ford彩妝作為替代來加大該樓層美妝品類的占比等;而遠洋太古里則充分結合自身物業形態的特性和餐飲業態的熱度來帶動賣場冷區的流量,也開始關注與第三方辦公運營商合作的輕資產辦公新運營模式,個別轉租公司已實現清盤;而南延線區域由于非傳統金融類中小型企業退租較多,主要由金融城持續活躍的市場基本面及東大街部分樓宇在實現高入駐率(75%以上)后調整租金策略所致,如何再度攀高成為運營商未來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