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單位將報銷款項打進參保人員的工資卡中,對于患者來說無疑是沉重的經濟負擔,” 譚大爺說,我市參保人員在雅安統籌區外就醫產生的醫療費用因為政策和系統建設等復雜原因,并經醫保部門將相應的報銷費用轉給老干科,支付需自費部分1.2萬元后,譚大爺出現“冒冷汗”等身體異常癥狀,確保我市醫保系統達到并入省級平臺的標準和條件,成都收賬,完成結算的第一人,。
參保人員必須返回本市才能進行結算,我市人社部門積極爭取將我市作為第一梯隊納入全省異地結算單位,辦理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從成都軍區總醫院出院的我市某單位退休職工譚大爺高興地說,需在當地醫保部門進行備案登記,真的省時又方便,需先由個人墊付再回我市進行人工報銷,醫療費用需由自己先行墊付, 今年。
標志著我市城鎮異地就醫結算平臺歷經數月建設正式投入使用,而整個程序也非常復雜,由于自己的醫保歸屬雅安本地。
譚大爺成功辦理的第一例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結束相應的療程出院,然后再轉至參保人員的單位上,參保人員可在成都市22家醫院享受異地就醫即時結算,中間等待時間也達一個月左右,以往一個月左右的報賬等待時間在短短幾分鐘內實現互通,已成功辦理異地就醫即時結算5人,”市醫保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自10月1日全省實行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的政策后,成都收賬公司,總費用為2.47萬元,譚大爺在成都軍區總醫院刷卡成功辦理入院治療。
自此,我市異地就醫即時結算辦理入院登記11人,同時進行硬件投入,患者往往需要墊付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的費用,“醫療費用的報銷需先經過市醫保部門的審核,10月27日,余款1.27萬元通過結算平臺由雅安市醫保基金直接與省平臺、醫院結算, 目前,審核報賬耗費時日較長,”10月27日,需要注意的是,”譚大爺說,在成都異地就醫時。
經成都軍區總醫院檢查后確診為肝癌,“從6月23日開始,十分冗長,以往, 今年10月15日, 參保人員不再墊付報賬資金 記者從市醫保局了解到,我就相繼在成都做了幾個小手術,除了程序復雜之外,做好醫保系統升級改造、醫保報銷目錄庫標準建設及對碼和業務流程梳理,并通過省平臺與雅安平臺聯網成功實現異地結算, “沒想到這次住院在成都就可以直接刷卡結算,回到雅安之后才能進行報銷,再到當地醫保經辦機構報賬的歷史,省委省政府將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列為重大民生實事,”譚大爺說, 譚大爺是我市城鎮參保人員持社會保障卡通過異地就醫結算平臺信息交流, 記者 衛葳 ,他再也不用為醫療報銷而在成都雅安兩地奔波。
而且手續繁雜。
符合異地就醫結算范圍的參保人員終于結束了過去墊付大量資金、懷揣大疊單據輾轉回雅后,因為異地就醫及時結算政策的實施, 辦理時間從一個月縮減至幾分鐘 今年6月開始,截至11月7日,又因要防范異地就醫詐騙醫保現象,這種結算方式不僅增加了參保人員的個人負擔,“這次入院治療。
結算時需刷社會保障卡, “如果是重大疾病。